top of page

最毒婦人心:一個毒理學研究者的新詮釋

已更新:3月3日

從「最毒負人心」到「最毒婦人心」

「最毒婦人心」這句話,大家可能耳熟能詳,但這句話真的是認為天下最歹毒的是「婦人心」嗎?其實這句話的出處是明代馮夢龍<<警世通言>>的「蝮蛇口中草,蠍子尾後針,兩般猶未毒,最毒負人心」,意思就是:天下最毒之事莫過於背叛別人誠摯之心。後來<<封神演義>>中,為了刻畫姜子牙老婆馬氏的狠毒,將此詩改寫為

「青竹蛇兒口,黃蜂尾上針,兩般皆是可,最毒婦人心」,用以形容那些看不到未來的命運,在大是大非上助紂為虐的人。





「是藥三分毒」--------論劑量重要性


談到「毒」,毒理學上有一句名言:「劑量決定毒性」。這句話告訴我們,任何物質都有可能是藥,也有可能是毒,關鍵在於「劑量」的多寡。所以,當我們說「最毒婦人心」時,是否可以理解為婦人的情感表達,往往比較直接、強烈,就像是一種「高劑量」的感情展現?


在毒理學中,即便是最普通的物質,在過高的劑量下也可能變得危險。同理,婦人的心,並非天生帶有毒性,而是他們的情感豐富,在過去普遍對女性多所壓抑的環境下,使得旁人看來,似乎更加「烈」與「毒」。但這種「毒」,在合適的劑量下,也許就是最有效的「藥」。


重塑「毒」的認知----不只是婦人,而是人心


近一步思考這個話題,我們不禁要問,為何只有「婦人心」會被形容為「最毒」?這不僅反映了一種歷史的性別偏見,也忽略了一個重要的事實:人心,無論男女,都有其複雜與深邃。在毒理學中,我們不會僅將某一種藥物視為有害,而是會研究所有藥物的潛在影響。同理,將「最毒」的標籤僅限於婦人,是對人性多樣性的一種簡化和誤解。


劑量、情感與溝通


回到劑量的觀點,情感的表達,不論男女,都需要適當的「劑量」控制。太少,可能無法傳達真實感受;太多,則可能導致誤解或衝突。這就像是我們在使用藥物時需要精確計量一樣,情感表達也必須恰到好處。在這方面,無論男女性都有學習的必要、改進的空間。


尊重、平等與共融


最終,我們應該用一個更加開放和包容的視角來看待這句俗語。在現代社會,我們不應該再用性別來劃分情感的強度或質量;相反,我們應該尊重每一個人的情感表達,無論男性還是女性。真正的智慧,不在於標籤和判斷,而在於理解與共情。在尊重女性、追求性別平等的同時,我們也應該強調每個人都應該被平等對待,無論其性別如何。


透過這樣的重新詮釋,「最毒婦人心」不再是一句貶低女性的俗語,而是變成了一個關於情感深度、溝通藝術及人類共融的深刻討論。正如在毒理學中,我們學會了尊重每一種藥物的特性與價值,我們也應該生活中學會尊重和珍惜每一個人的獨特性及情感表達。


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

綜合診療部血液淨化科主治醫師 姜至剛




93 次查看0 則留言

Comments


文章: Blog2_Post
bottom of page